登录 注册
浙大论坛 > 风水宝地 > 浏览当前帖子 最新帖子进站窗口排行在线会员隐藏左侧栏
没雨干旱,暴雨洪涝,城市建设何去何从?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浏览量  4276      回帖数 0
linlinxiao    等级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11:51:03    编 辑   

    我国自古就在与水患作斗争,我国神话中的“大禹治水”有说道“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他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治水13年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使我国人民不再受洪水的困扰。
    现如今,我国又一次陷入了水灾之困,城市内涝问题越发频繁。2016年以来全国14省(区、市),共573县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近900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超8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超138亿元。


    5月7日广州爆发暴雨,造成172间房倒塌6925人转移。灾情如此之大,为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内涝问题究竟为何,怎么才能妥善的治理,怎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通过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共享的《全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的出,我国降水资源的分布极度不均。


    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东部、福建、江西和浙江大部地区年降水量为2000~3150毫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1 000~1 600毫米; 淮河、秦岭一带和辽东半岛年降水量为800~1 500毫米;黄河下游、渭河、海河流域以及东北大兴安岭以东大部分地区为700毫米左右;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降雨量最少。
   从上述数据可以了解到,我国南方的内涝问题主要来自于降水。降水量超越了城市的排水量,是造成问题的主要矛盾。
   据说广州市近5年内已投入4亿治理水涝问题,但每逢强降雨季节水涝依旧频发,治理难度大,治理效果不佳。其实,内涝的不只是广州,今天我国大中型城市大多都存在着严重的畸旱畸涝问题。有雨就涝,无雨就旱,这就是城市结构性缺水,即很多城市存在既缺水又怕下雨的水资源结构性问题。
    下面几张图,为我们清晰明了的解释了城市内涝的原因。


    在原始自然的条件下,大部分的雨水由地面吸收并渗入地下,然后由地表和植物表面被蒸发,回到大气中,多余的雨水从地表缓慢地汇集于溪流江河,排入湖泊海洋。


    通过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共享的《广东省电子高程图》和《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图》看的出,广州之所以成为内涝的重灾区,是因为这是一个在低洼地建设的多雨城市。


    原本自然环境是可以消化自然降水的,但是,我们的城市建设破坏了这种自然循环,由于不透水屋面和硬化地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持续不断地快速增加,能够吸收雨水的地面和水面急剧减少,地下水的渗入更是匮乏,从而导致地表径流的不断增加,加大内涝威胁。
    同时因为城市排水管道为硬质设施,排水量有固定上限,难以配合多变的降雨而变化,就会出现排水不足而产生内涝的情况。尤其在我国前期建设不够规范的情况下,城市所依赖的管道排水系统其实已不堪重负,因此内涝频繁发生,才出现了在各大城市“看海”、“捕鱼”、“游瀑布”等现象。
    下面欣赏下世界上各大城市地下水道传奇。


    事实上,无论政府投入多少亿、多大力度去治理水涝。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清楚的,就是“人走人道,水走水道”。我们做过很多要去“征服”自然的蠢事,其结局足以说明人类不可能征服自然,只能遵守自然法则才能更好的生存。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也一样,只有归还城市地区的自然水循环系统,让水有路可走,有道可循,回归自然,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畸旱畸涝的唯一出路。
1
表情
所有内容均为会员自愿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论坛帮助 友情链接 会员认证删帖申请 联系我们
©www.zju1.com  Processed in 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