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登录 注册 |
浙大论坛 > 新生入驻 > 浏览当前帖子 | 最新帖子进站窗口排行在线会员隐藏左侧栏 |
浙大招生:阳光下的里程 | |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 浏览量 3951 回帖数 0 |
![]() |
山野雾梦 等级 VIP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21:58:48 编 辑 |
浙大招生:阳光下的里程 阅读次数:78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05-09-21 09:04:58 -------------------------------------------------------------------------------- 9月21日,中国青年报以整版的篇幅和专题报道的形式介绍了浙江大学的招生情况,现转录如下。(题目为编者所加) 我们招生不给搞腐败的人抬轿子 在四校合并之前有一年,浙江大学在浙江招生人数不过800多人,而递来要求照顾的“条子”达到300多张,甚至有19张条子都是在为同一个考生说话的。 而在今天,“条子”在浙大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招生工作在浙江大学也不再被人视为“肥差”。“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今年录取的5450名新生中,没有一位是靠关系、凭条子进来。”浙大招办负责人说。 家长们相信,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浙大招生办主任程艺看来,阳光招生驱走了老师眼前的阴影。“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 但家长们却相信,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你说,多少钱能解决问题?’这是家长们的常用语。”一位老师说。 开始,面对“顽固”的家长们,老师们还都很客气地解释浙大的政策。可他们发现,越解释,家长反而越认为老师们是在欲擒故纵。 这时,张浦生老师通常给家长两条路选择:一条是留下钱,回去交到招办,不论孩子考多少分,一律不录取;另外一条是拿走钱,能录取肯定录取。 董志明老师是浙大纪委常委。有一年,他到基层去招生,一个县商业局局长的孩子想进入浙大保送生的行列。一下飞机,这位家长就等在机场,董志明让司机在街上转圈儿,甩掉了这位家长,但第二天还是被他找到了。这位家长是拿着礼物来的。董老师明确告诉他,自己是纪委专门负责招生监督的。家长说,我送错了。 从此,董志明老师学了一招,在他的名片上,除了印有招生组组长的头衔,还特意加上另外一个头衔:纪委常委。 对一些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和企业,不能当面得罪,老师们就想出一个办法。一次,与浙大有合作关系的一家企业希望浙大能照顾,张浦生老师给他们出了一个招:“你们去找潘校长。如果他写条子,我就办。” “知道潘校长根本不会写这样的条子,我才出个这个招,否则,人家面子上过不去。”张老师说。 有的学生明明在录取范围之内,可是因为家长的行为,却失去了机会。李凤旺老师在外地招保送生,一位家长送来满满 |
1 |
论坛帮助 友情链接 会员认证删帖申请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