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登录 注册 |
浙大论坛 > 新生入驻 > 浏览当前帖子 | 最新帖子进站窗口排行在线会员隐藏左侧栏 |
1952年拆分后浙大为何没有倒下? | |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 浏览量 4531 回帖数 0 |
![]() |
路边小客 等级 VIP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3:20:47 编 辑 |
据1962届化工系一位校友写的回忆录,浙大1952年被拆的一塌糊涂,只剩下工科四个系(这是校友们大都知道的),但这样一所纯工科大学,还留下了70来位副教授和教授,据他回忆,这在当时工科院校中算是多的了。 这个看来是浙大随后二、三十年一直是全国工科中前三(或前二)的主要原因了。 1957年,国家经济处于马鞍形的低谷,全国大学招生规模猛减到10.7万人,能靠进浙大化工系是这位校友的人生一大幸运! 他介绍,化工系当时有李寿恒、周庆祥、王仁东、丁绪贤、严文兴、李博达、杨士林等大教授,都是大师级别的。 化工自动化也是在全国第一个开设的,系主任周庆祥亲自授课,周先生是密西根大学、MIT、伦敦大学的校友。 高等数学当年的老师叫做梁文海,18岁就大学毕业了,这可是真正的少年大学生!高数还有郭竹瑞、毛路真等教授授课。 有这么好的老师,浙大学子不牛都难啊! 授课老师都是出类拔萃的,物理是王模显、化工原理是谭天恩、物理化学是韩世钧、电工基础是黄礼镇,全是大师呀。 王模显1932年毕业于浙大,先到清华任教,1940年又回浙大,后去剑桥大学留学得到博士学位。时任浙大副校长,还亲自给本科生教授物理并担任该班习题课老师,可见当时的浙大就是实实在在的精英教育! 谭天恩早年就有“谷物干燥器”的发明,是第一届全国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韩世钧先生在 |
1 |
论坛帮助 友情链接 会员认证删帖申请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