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浙大论坛 > 招聘栏目 > 浏览当前帖子 最新帖子进站窗口排行在线会员隐藏左侧栏
哲学和科学的革命:生命学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浏览量  4757      回帖数 1
MF_max    等级  VIP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9:36:59    编 辑   



哲学和科学的**:生命学①

内容提要生命前的或非生命状态是混沌状态,该状态绝无任何意义。主体与生俱来的“我”是一种精神;世界又是“我”物质。其实,“我”是物质和精神绝对同一的生命。在精神的意义上,“我”不是反映的,也不仅仅是感觉,而是生命自身的显现式。显现是一种与感觉相对应的精神形式。显现式的“我”是生命之表示,因而是表念。表念是与概念相对应的、且是最基本的精神形式。先有“我”,而后才有认识,是“我”的认识,是“我”式认识。认识是生命参照系的认识;在精神意义上,它是生命主体系的表示。人的认识最后只能达到生命思想。认识论的绝对式是表示论。表示论是生命论。所谓物质,是指具有生命意义的实体。所谓精神,是指实体的自我性表示。逻辑是现象认识的机械式,必然陷入反逻辑的非生背反。逻辑的绝对式是意辑。意缉的显现基础是意念。所谓生命,是指具有自我意义的实体。世界是一个生命,这一生命一体论的表示是世界唯一的精神。从此,世界也有了生命,并展现出了生命世界。世界最基本法是生命法。社会应是由生命思想、生命制度、生命组织来治理的生命主义社会。
关键词 混沌 生命 认识论 表示论 生命论 我 自感 我志 显现 表示 概念 表念 意念 思维 意维 思辨 意辨 生命参照系 生命主体系 表示系 逻辑 人辑 意辑 本性表示 意性表示 可知论 可示论 客观世界 生观世界 二律背反 非生背反 生命世界 广义生命 生命思想 整体论 一体论 唯一精神 实事求是 生命求是 一切从生命出发 人方式 个体性方式 畜生 黑洞 人洞 生命法 生命制度 生命组织 生命主义社会 辩证法 消灭法 生命方法 脉冲方式 内间和外间的同一 主体空间 普遍联系 生命联系 反史论 生命史 美是生命 显美主义 人式美 生命美

生命论

生命前(或非生命)状态是混沌状态。如作简单的比喻,人体生命是在其前辈两人的混沌冲动中形成的,说它是混沌阶段,是因为后生命体无论如何感觉不到自我形成的史前(包括胎里)状态!然而有关哲学的,诸如感觉、理性、精神甚至存在、世界等等的基本概念,都是以一个完整、合格的生命体为先决条件(作为“主体”)加以讨论的。由此,哲学成了生命外的或非生命的大讨论,进而把人类整个意识推入了迷途。
“白板”(“蜡板”、“人脑机能”)的认识论,因为没有自身主体,所以,只能陷入经验认识,以及于陷入生命“二律背反”②。显然,在“二律背反”那里,是非得失绝对得不到分辨,这一点说明了认识论的思辨(思维)是混沌性的。认识论式(无主体的)思维,是为思维而思维,它只能导致实用主义或行为主义,即人本思维(人方式思维)。人性的或人本的思维是地道的畜生(动物)混沌思维。思维已表现了历史局限性。应该还有一种“思维”(精神状态),即生命参照系(其实主体系)的生命思维,因为它本身是意念性的(而非纯粹反映性的),所以,应该叫做意维。意维又是意辨式。与(思维所造就的)上帝精神论和动物反映论不同,意维(生维)是生命(意志性)的表示(显示)论方式。表示论是生命论,它从根本上不同于唯物论和唯心论。意维及其意辨的“逻辑”③起点是“我”。——非认识论的表示论(显示论)从此开始。
活着的人与生俱来就有个“我”显现(自感)。“我”显是活感,而活感就是“我”显现。然而,把“我”显现仅仅视作为主体所反映到的或是“被感知”的感觉,那完全是个现象性的、颠倒了的错误认识。其实,“我”显(显现的“我”)首先是主体的自象及自性(本性)。自性是“我”性,而“我”性就是“我”志(显志)——“为我”之倾向性(主体性),即“一切为我”,“以我为中心”的意念。意念即精神。精神乃本质上是生神(生命精神)。意念或者精神是从混沌中产生(显现)出来的——无目的的混沌冲动(世界效应)形成了意念(其混沌期状态并无操作意义或精神意义)。就这样,“我”是以显现方式展现着的。由此,显现也亦成了一种与感觉相对应的精神形式。“我”是主体本身的表现式精神。因此,“我”也就是主体一个与概念相对应的最基本的表念。



star    等级  VIP

2 楼 发表于  2011/3/6 22:49:21    编 辑   


在另一方面,“我”又是有关他的所有物质及其关系——显现的结果,即它们最初同一的显现(内效)。因此,“我”又是物质,——世界是“我”物质;“我”才是绝对物质(世界)的真实显现式。“我” 即是精神,又是物质,其实它是物质和精神绝对同一的生命。
物质的绝对本质是生命,精神的绝对本质又是生命。
应当注意,因为混沌历史或因缺乏了表示论的缘故,那些思、想、意、心等概念已有了相互变迁包涵的混乱状态,不能因其字面内容而陷入混乱。显然,原来那种思维,即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因为它是在一块“蜡板”式或死寂一堆脑浆上面,通过了反映才能形成出来的,所以,它根本解释不了精神及其本质过程。
意念产生行动,其中包括为“我”性“思维”活动,即意维活动。意维过程中的认识不同于反映论的纯粹认识,前者是生命参照系的认识(在表示的意义上,是生命主体系的表示),比如说,冷热、软硬、好坏等等,直接或间接的所有认识,都是以生命“我”为参照主体的。在这里,所有的认识都是与生命相对的,因此,认识(概念)又都是生命性的!比如说物质,它是生命意义上的(与精神又是相对的)物质,而非纯粹自身意义上的物质!
先有“我”,后才有认识——是“我”的认识,即“我” 式认识(而不是先有认识,后才有“我”的)。因此,认识范围的概念都具有双重性,在绝对性上,它们都是表念,而在相对性上,它们才是概念。甚至这个意念又决定了人的认识最终也只能达到生命思想(生想,意想)这样一个终极结果!
“我”一旦产生(因为产生了“我”,又是因为“我”的必然性),这个世界即时具有了生命性。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只有在生命的前提下,且在生命的范围之内才能提得上来的。在这里,一切过程、一切联系必须表现出生命性。这叫世界绝对的生命性,即绝对的amic[?mik]——意辑(amic可译成意辑或生辑)规定性。相比之下,(世界的或思维的)逻辑(logic)性只是相对的和狭义的,在思维(狭义认识论)范围内,它仅仅是思维一段机械进程而已。线性机械进程必然形成二律逻辑。
如简单的说,只能有“我”的“逻辑”,而不能有逻辑的“我”。
意维(表示)之意辑是意念(表念)→意断→生理(意念性推理,即意理,是意识范围内的生命性推论状态)式显现进程。在这里,意念是基础,在接下来的意断阶段里借助于经验反映的众多概念及判断(狭义认识),最后意辑(推理)出生命(生命思想)。这叫做amic意维或amic表示。意辑意理是精神进程中的绝对性方面。
Amic意辑进程是表示论进程,是意念(生命)把自己进一步表示(显示)出来的进程。表示是显现过程,是(主体)在狭义生命的基础上,显现出广义生命的进程(显现也可说是一个生长式进程)。
意辑最后表示出了这样一个生命(思想):我是世界,世界是我,即世界是一个生命。只有有了世界是一个生命这个思想之后,才是形成了这个生命世界,即形成了广义生命。这一情景又显示了思想(意想)对生命世界的决定性意义。世界是一个生命,这看似是一个认识,但更为本质性的是生命之表示(显示)!
在另一方面,和意念产生行动一样,思想是导出实践的。实践又会体现生命世界。如没有生命思想,就没有生命世界。就在这个意义上,而且必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做出这样的命题:思想就是生命——生命思想是生命世界的生命。因此,我们对生命特征的定义是:生命就是精神(是为我精神和为他精神的同一)。这又规定了只有生命的才是精神,才是思想。
生命一体论(意念)是世界唯一的精神。
只有展现(表示)的,才是真正的被认识的。世界是可示(可示论)的,从而才成了可知的。主客观是相对的;生命是主客观绝对同一的生观世界。不可能有绝对而不可知的客观世界。


      
1
表情
所有内容均为会员自愿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论坛帮助 友情链接 会员认证删帖申请 联系我们
©www.zju1.com  Processed in 0.09